数字共振 VIBRANT DIGIT
展览时间:2018.10.14-12.25
展览地点:1905文化创意园
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8号
10月14日,「数字共振」新媒体展览在1905文化创意园正式向公众开放。11月5日,1905文化创意园和鲁迅美术学院邀请到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Gerar EDIZEL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费俊教授以及本次展览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部分参展艺术家共同参与「数字共振」展览学术研讨会,探讨艺术与科技如何在更广阔的维度中彼此渗透。
▼
数字共振|新媒体艺术展
学术研讨会回顾
《数字共振》于2018年10月14日开始在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开放。11月5日来自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参展艺术家及特邀嘉宾出席了展览学术研讨会,就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进行交流、讨论。
▲ 数字共振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时间:2018年11月5日 15:30-17:00
地点:1905文化创意园2F 十分钟空间
语言:中文、英文
特邀嘉宾:
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Gerar EDIZEL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费俊教授
数字共振展览策展人许毅博先生
以及数字共振展览来自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的参展艺术家
1905 ART SPACE 将研讨会部分内容文字整理如下:
许毅博
数字共振策展人
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嘉宾, Gerar博士和费俊教授。Gerar博士是纽约艾尔弗莱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艺术史论是他的长期工作。从去年《数字之诗意》到今年的《数字共振》两届展览中都给予了很大帮助和支持,促成了展览的顺利举办。这一次也是在北京刚刚结束国际教育大会立刻赶来现场的。费俊老师是最近以“后生命”为主题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主要的策展人之一,也是北京最近正在举办的“未未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织者,非常感谢两位嘉宾。我作为这两届“数字”主题展览的策展人,先把话题抛出来。希望通过这次展览,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交流,大家从中得到一些关于艺术与科技是如何进一步相互渗透的答案,同时也可以对关注数字艺术的朋友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梳理。
从去年《数字之诗意》到今年《数字共振》,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作为发起组织,在陈小文教授和张丹教授的支持下逐渐扩展,今年已经达到四所国际重要院校共同参与,其中包括纽约艾尔弗莱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参展作品从数量到质量有很明显的提升,去年艺术家们更多从当下科技本身来延展自己的作品,利用科技的方式使作品呈现面貌更加多元,今年很多艺术家不仅仅是依靠科技来实现多维度的展现方式,更多的是站在科技的角度之上,对艺术的广度与深度进行思考与探讨,艺术家的作品以科学的角度出发,最终“超越”了科学的边界,这种超越是一种打破科学理论边框束缚的。
比如来自央美梁文华的作品《基因汤》。作品是跨领域、跨学科背景的,我们可以看到生物艺术在未来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延展观众的很多的想法。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作品通过无害的化学成分将自己体内的基因提炼出来使其物化。他有一个观念是在未来也许我们可以在网上售卖自己的基因汤,陌生人愿意接受自己同类的基因汤吗?这是有一些挑衅的提问,重要也不重要。我更多的是在想这样的作品可以延展出更多的内容。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人与人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倾诉来表达情感,我们或许只需要给对方吃下带有我们基因的药丸或者一碗汤,对方就会感受到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有时候艺术家的想象力是超越科学之外的延展。再或许也可以利用这种艺术的方式来做一些更真诚的实际性的事情,艺术家自身的基因并不具备特殊性。我们可以转而将这种艺术假设安放到社会问题中,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比如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关注,我们很难设身处地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确实无法真切的感受,如果可以提炼出这些弱势群体患者的基因,这种基因带有他们被外界异样眼神或者感受怜悯者的情绪,并传递给大家,这也许也是未来情感道德甚至可以改变法律的一种可能性,所以也许艺术的方式在某一时刻是引领科学的。
这些只是我的假设,接下来我们把话题交给Gerar院长。
Gerar EDIZEL
纽约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今天特别高兴,在陈小文和许毅博的的邀请下再次来到1905参加《数字共振》学术研讨会,很有趣,费俊和许毅博都是我的学生,都来自艾尔弗莱德大学。很可惜我目前还没有时间完整地参观这个展览,但是我很清楚这次展览是关于科技和艺术的内容。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科技带动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改变,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交方式。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需要去作出反应。艺术让科技变得更具有开放性,与我们的生活接轨。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它也让我们知道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这超越了文化、宗教,让我们思考如何去跨越各种文化的鸿沟,共享不同的文明。这次展览从世界各地邀请艺术家参展,这让我们共同进步。感谢策展人许毅博做了这样一次有趣展览,更重要的是他始终能坚持持续的去做这件事。
很久之前,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当时我只想成为一个艺术家,没想到要从事艺术理论研究。那时我看过一本关于艺术史的书,其中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它说其实根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这句话我思考了很久,艺术是一个体系,那位史论者说艺术是因为我们希望它存在所以它才存在的。从艺术是什么到艺术家的行为,艺术是一个人参与的形式,需要在文化的形式里面去解释它的定义,艺术家各种各样的参与行为和艺术方式本身是非常重要的。艺术作为途径连接起不同的市场,这一系列的活动得以进行是因为有艺术市场的支撑。市场会观察各种各样的行为和艺术方式,这是市场喜欢的,想要提取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称为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否则的话艺术就没有意义。但是每件东西都有成为艺术品的潜质,每个人也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问题就是这个潜能到底是什么,如何拓展这种潜能和拓展这种潜能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我们为此做了什么。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及教授
我刚刚参观了一部分作品,先谈谈我对这个展览的几个印象。许毅博和其他几位艺术家之前在跟我讲,由于空间的小体量布展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总的来说我对这个空间印象非常深刻,深刻来自于这个空间有它独特的空间属性,跟我们常规看到的美术馆气质不一样。也许我可以认为它有点“糙”,但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的话,它是比较有机会的。可能对于常规展览实施来说比较困难,但另外一个角度,空间里有比较“生”的东西,这种气质恰恰是比较鲜活的。首先大部分参展艺术家是正在念书的、年轻的学生,他们身上有这个“生猛劲儿”,不畏惧以往的艺术形式,不畏惧用新的技术方式来进行实验的那种“生劲儿”,和这个空间的那个”生“劲儿非常匹配的。我觉得恰恰在这个领域缺少这种生猛劲儿,不讲究展览要在专业上做得多么精致,更重要的是它能把一种实验性的成果放在一起碰撞,就展览标题一样,“共振”就是最终要的结果,而不是作品本身、展览本身。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当它没有进入到一个特定的空间,与这个空间和其他作品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它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成型的一个作品,所以非常需要一个场地来真正地激活它。有共振力的空间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说,展览并不是个人推广,它其实是作品创作的核心的一部分。当你找到这个作品跟空间语境、跟观众的关系的时候,它才成立。1905这个空间非常有趣,它有一种历史感。我们看到的展览空间,有隔出来的,也有暴露在外面的,如果参展艺术家能够更早地了解这个空间的属性,哪怕一些非常规的空间都有可能做成更加在地性的作品、激发更多在地性的创作与空间匹配。这是我对展览的感受。
另外许毅博刚刚谈到“艺术与科技”的话题,我今天在这主要谈两点。第一,“艺术与科技”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人类有正规的现代教育之前是没有学科之分的,所以我们不是在创造新学科,而是恢复某些我们丢失的东西。学科划分是工业革命需求,甚至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的消费需求。这个世界是按照产品划分的,因为有了汽车所以有了汽车产业,有了电子有了电子产业,有了家具就有了家具设计产业。今天人类消费在超越工业革命定义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我买的不仅仅是工具,它也有文化属性,它可能带来感知,甚至有可能成为我的交流伙伴的时候,物不再是物,它放在这个语境中来进行重新思考,是在打破传统的资本主义消费为核心的产业界定。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跨学科的动力,换句话说,给了我们往回寻找以往的、原有的学术方式的可能性。举个例子,达芬奇那个年代没有人规定他是个文科生就不可以画机械图,在他看来这是一件事情,创造力就是一件事情,不分文科和理科。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理解。
那第二个层面上,今天看艺术和科技,可能更多理解是用科技手段来做艺术,或者用艺术手段去表达科技,我觉得这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非常重要。比如我现在在北京做的”后生命“主题的媒体艺术双年展,这个主题中我们发现人类进化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生命1.0,这里面提到的生命不仅仅包括人类。通俗地说,这个阶段是生物体本身的硬件进化;第二个阶段生命进化2.0可以理解为软件升级,这个软件指的是文化,当生物开始有了群居以后推动了进化,比如人产生了的智能。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后生命”,是生命3.0,用科技驱动生命进化,科技不再仅仅是表达艺术的新的媒介,科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由于科技的推动,要么进化,要么灭亡。这是不得不去面对的既是文化问题,又是科学问题,自然也是艺术问题。其实生命的话题就是艺术的话题,我们做艺术与科技并不是说对科技有偏好,也不是觉得科技就一定会酷,但事实上什么是科技?人类发明了文字是科技,我们的语言、今天用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由那个时代的科技所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好像一看科技想象的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更未来的,好像更酷炫的技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把科技作为一种文化来进行了解、观察,甚至于进行反思,这是一个艺术家不可能躲开的责任,所以要把科技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
艺术的职能在今天也在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来自于艺术本身的内驱力开始减弱,它越来越多地从艺术之外来去建立。无论是社会能量,还是科技本身带来的新的动力,艺术在进行不断拓展边界的实践。这个边界毫无疑问,它会和科技,尤其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发生不可避免的关系。艺术不是一种哲学,但是它可以有反思的能量;艺术也不是一个媒介,但是它有传播的能力;艺术也不完全是设计,但是它能触及到人生活本身的非常本体的行为。所以尽管它既不是这些,也不是那些,但是艺术的边界在不断地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融合,所以艺术本身也在进化,以一种比较鲜活的状态。与今天《数字共振》这个展览非常契合,有活力、没有边界、无畏、以实验作为一种创作方式。这些都是这次展览给我带来的深刻的印象。
张旭升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
在沈阳,出了学校,我们在外面参加这样展览的机会比较少。这次展览与我们以往在校举办的展览有很大不同,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和外界提供给我们的,以及来看展览的人群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要更强一些,也有一个和普通观众建立起很基础性的共识,能让他们先进入到作品中的状态,也可以说展览的亲和力更强。首先是吸引普通观众去停留在这个作品面前,我觉得非常重要。之前我们在学校里更多的是探讨观念和形式语言,比较忽略了作品与观众的交流。这次展览中我发现观众在每一件作品前停留的时间比在传统作品前停留的的更长,有一些科技和互动性元素的时候,观众会停留得久一些,这样在表达上会更充分,如果没有观众参与可能作品就不太成立。关于艺术与科技,麦克卢汉说科技作为一种媒介,是身体延伸的一部分。比如同一个人的图像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这个图像也可能会成为消费品。今天的技术于我们而言,为作品的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就好像我们多了一门语言,目前我们还在学习如何用这个语言再去表达。
王润舟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
首先想感谢各位老师和1905文化创意园对我们这次展览的支持,因为在东北艺术类的出口相对少一些,能有这个机会把我们的作品放到社会上和观众产生一些关联,让它去产生作用,对我们的创作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费俊老师说的有一点我很认同,一件作品一定要放在一个场域下或者是去展览,它才有意义。因为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是为了一种表达,我觉得如果没有观众的话,这个作品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也感谢能来参观我们这次展览的观众们。
周丽娜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
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来自中美两国的四所院校,我们现在还是学生的身份,在校园这种环境里我们还没有完全接触到社会,没有纯粹的接受到社会能量。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在各位老师,还有1905的共同筹办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能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展出。这些作品和观众在交流、在互动的时候,观众也成为了我们作品的一部分,能更加完善我们的作品。
梁文华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
大家好,我是央美数码媒体工作室智能与科技方向的研究生,费俊老师的学生。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沈阳办这样一个展览,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时代是一个提问题的时代。纵观二战之后整个世界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经历过这样一段发展之后,近几年大家会发现很多东西出问题了,开始进入一个反思的时代。我们身为艺术家,在这样一个出现问题的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提更好的问题,向社会、向大众、向自己的学科、向自己的教育提出更好的问题。我的作品《基因汤》也在提问题,我把自己的基因做成商品,做成汤,让你喝你能不能接受?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包括我自己喝也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这样一个时代远吗?不远。现在你花几百块钱可以轻易买到几万人的个人信息,他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他的所有以前的信息。同样的我们下一个时代,我们的基因信息同样又很容易的、很廉价的就会被贩卖到别的地方,你怎么去接受,怎么去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如果你不提前提出这样的问题,它就会慢慢发展。我们所讲的科技这一领域,在西方一些宗教国家,受到伦理的限制不能做一些充分的试验,而国内的艺术家有更多的空间去探索。我之前去伦敦,跟皇家艺术学院创新的学科进行交流,他们也提到我们现在所讲的未来其实都是一种可见的未来。很多人都觉得未来很多样,但其实是在一种基本的学科框架下已经确定了我们所谓的多样的未来。现在就连游戏都能做到双修,为什么我们未来的职业不能以双休的概念,根据每个人自己的长处去分析、去做创作,去成立自己的职业的性质。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反思过去做过的一些决定和一些所谓的标准。这次《数字共振》大家用技术来探讨问题,没有变成一个纯粹的从视觉上为了吸引大众而做的一个展览,再加上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结构就显得更有意思。
苏永健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
我觉得这次展览中“共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很多不同种类的数字媒介作品,在这个像费老师说的“生”的空间,一个错落的空间里,它们相互地产生对话、产生共振;第二个是这次展览在鲁美、央美、艾尔弗雷德和罗德岛四个院校之间产生跨学院的共振关系;第三个方面是这次展览的艺术家和作品来自中国和美国,会带来一种跨国界的,甚至跨文化的共振关系。那么再回到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我觉得其实“科技”这个名词并不新,我们可以说从人最初会使用工具开始,那种工具实际上就被称为“科技”。比如说我们创作艺术方式的转变,从一开始可能用石头来作画,笔发明之后把创作的媒介放到了纸上,这都是“科技”随着时代变迁对艺术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科技和艺术是一种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能量的关系。科技手段的革新,它对艺术本身的表达方式给了一个扩展,艺术本身又让呈现科技的面貌多了一个手段。从这个角度看,真是可以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科技,或者说科技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在现在这种跨学科以及多学科融合的语境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是我对艺术和科技在当下以及在这次展览的共振语境下的理解。
郭长明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
从我自己做艺术方面来看,无论是从艺术本身,还是对新科技的运用,我们都是在对未来一种新的方式的发现。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我们是对新的问题的探讨。这次四所院校联合,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交流,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了很多不同意识形态,比如西方同学的意识形态和中国学生的意识形态,以及南方同学和北方同学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交融后得到了这样一个展览的结果,这是我这次展览最大的一个收获。
许毅博
数字共振策展人
大家面对的呈现出来的新媒体艺术,其实是一个很片面的概念,目前大环境里出现了很多市场化催生出的“新媒体”,缺少思考。很多关注新媒体艺术的朋友时常在抨击这种某某灯光音乐节,某某激光大赏。我个人觉得这些其实都是一切新兴艺术形式的必然发展过程,需要包容,VR产业经历元年井喷发展后已经覆灭超过百分之九十,这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大量的关注度正是催生成长的土壤。
新媒体的意义是在于运用新的媒介。在某一个时间段我们使用的任何工具、材料,在那个时期都是新的媒介,所以这也就是费俊老师说的艺术与科技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而此刻只是当下因为科技的发展前所未有的进入了人们的认知领域,科技发展走向了上层的急转的抛物线轨迹,所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要。
我们探讨的当代艺术究竟是什么?可能在任何一个时期,我们当下做的,受到当下环境、舆论所影响的作品都属于当代艺术这个范畴,不过是我们很多年后再回头再看的时候,才把它归类成不同的种类。所以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研讨会的性质,让大家清晰一下,当下的艺术科技并不是泛泛的指我们眼前看到的呈现出来的声光电的东西,或者呈现出来某一种我们既定的规则,它是完全没有这样的规则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展览里,从影像作品到动态雕塑作品,还有交互装置,包括交互影像作品,所有这些范畴,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成新媒体艺术,因为这个界限在不断地消失。
董小玲
鲁迅美术学院史论系教师
非常高兴能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刚才我特别听了费老师所提到的有关艺术和科技这个话题,其实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从人类的发展、从艺术出现,新石器时代比如说陶器的出现,最简单的水、火、土三种元素,就是依靠着原始时期的科技的力量为人类创造了最原初的艺术的形式。大家熟悉的埃菲尔铁塔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在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人们认为在优美的塞纳河畔出现的埃菲尔铁塔是一个机械怪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艺术家丰富了它的美学和它的呈现的形式。所以今天我想说数字媒体至少在某一个方面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或者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新媒体艺术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这个展览跨越了文化也跨越了地域,特别是在沈阳这样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我们当下的语境就是如何超越工业时代、工业文明的现状,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艺术家们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努力和探索。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得特别棒,他说在提出问题。我看到同学们在利用媒介提出问题,也提到了艺术在相互沟通中的作用。大量普通大众转化为艺术观众客体,我想请策展人许毅博谈一下这是否是这次展览关注的重点?如果大众参与是这次展览的一部分关注重点,那么每个人透过这样的视觉媒介在当下语境下,如何建立各自形象和身份以及自我定位呢?策展人是如何突破文化和身份定位的?
许毅博
数字共振策展人
我本科和国内研究生阶段都是在鲁美雕塑系,具象雕塑或者具象艺术给了我一种普世的审美,这对我之后进行创作起到相当有力的支撑。可能不是每个在场嘉宾都赞同我的想法,但是我个人的一个感受是,在去美术馆和画廊的时候,很不舒服的,观展者站在一些经典作品前面停留的时间很短,大概一秒、两秒,看一下“噢,知道这个人!”然后就过去了。这种传统的作品是很难抓住非专业性的观众的注意力的,这是我发现的一个问题。艺术作品的职能不仅仅要面对专业领域的审美者,同样要面对非专业领域,艺术作品要具有一些普世价值或者情怀。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介入到交互艺术领域。我在纽约读书的时候一直在关注如果一个作品只强调背后的观念,没有一个很完整或者吸引人的呈现形态,是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其实我也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我认为可能这样还不够完善,美国当代艺术就如同美国文化异样,直接,强烈,和欧洲那种细腻的“小心翼翼的哲学”不同,这对我本身有很大触动。所以策展过程中,选择作品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要有自己独立的作品面貌,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又有自己背后的意义。这个就是作品的交互性或者传递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艺术与科技两者确实不应该孤立地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更年轻的90后和00后更容易接受电子产品和数字化的信息,因为大家出生在这样的社会场景中。在这两次展览中,有一个接受层面的很好的反馈就是,年轻人来到展场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说“这个作品我看不懂”,大家尝试着用自己的经历和审美习惯接受这样一个作品。生活在当下这个语境中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这样形式的作品,所以我觉得在未来艺术与科技彼此渗透以及最终传达的时候,大家并不会觉得我提出的艺术与科技的观点是割裂的,因为艺术与科技中的科技是与你生活平行的。
王润舟
数字共振展览参展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
刚才有同学说到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艺术的意义在哪?我觉得艺术的意义在当下更多是艺术的权利,艺术的权利不应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在当代这个语境下,所有人都有可能是艺术家,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有参与艺术的权利。另外一点,我觉得未来不一定都是媒体,但是媒体一定是未来艺术的一部分,包括传统艺术形式也是未来艺术的一部分。艺术不同于科学的地方就是,新的科学被发现之后旧的科学就被打破或者被抹杀掉,但是新的艺术门类的产生不会影响旧的艺术门类去产生作用,只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它可能会更有效地传达艺术。
赵宇
鲁迅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教师
我做数字媒体专业有12年左右,前期数字媒体专业更多强调信息的传达,在2012以后更多是关注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如何融合、如何孵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的创意和想法如何跟这个社会进行接轨,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鼓励和尝试。我们成立了一个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这里有从事数字艺术的同学、数字媒体艺术家,同时也有很多来自东北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纯做技术的同学。我们研究一些方法如何把艺术和技术进行结合,之后找企业把想法和创意进行孵化,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想如何把学艺术的同学对技术的敏感度和学技术的同学对艺术的敏感度有效连接形成新的创意。《数字共振》这个主题非常好,共振我认为表达了整个社会的力量和普通观展者的想法。我想通过这个研讨会把“数字共振”的理念带回去。我也想提一点小建议,这次展览强调整个当代社会对于数字信息发展的人文理解,下次展览能不能引进一些工科的学生来参与,这样可能会把纯技术领域的人也吸纳进来,我认为这样可能会有一个更好地融合。在产业孵化、文创产品孵化上,有一个全社会的推广。这样对学校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机会,也是我个人的期待。
王梦遥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教师
大家好,我想就大家聊的这些问题梳理一下。有同学提到了对数字媒体和数字媒介的看法,其实现在社会现象确实是很多样的,我们看到关于数字媒体的展览也很多,大部分人去判断数字媒体这个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式,觉得新的形式出现就会比旧的好,它足够新颖、足够吸引人,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造成了一定的新鲜度,导致现在新媒体展览热度很高的现象。作为教育来说,或者在学校里面老师跟同学的讲述,我会把这个概念切得更碎一些,把它变得更严谨一些。刚才费俊老师提到过,艺术跟科学现在是一个模糊的、融合的概念,这个我非常赞成。对成熟的艺术家或者做过很多年研究的学者来说,他们是很容易去理解这个概念,但作为学生,他对这个学科或者对这个概念很模糊的时候,我更愿意把它清晰化。我理解的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分为三大块去考虑。第一大块是艺术。刚才费俊老师谈到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媒介,他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考虑。但是我现在谈的这个艺术概念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学科概念,是视觉媒介的表述。第二块是科学。科学是什么呢?科学解决的是功能性,所以它们之间有一个差异性。第三块不能忽略的是哲学,但是哲学只是体现在语言和文本上。所以这三大块如何融合在一块,应该是我们探讨数字媒体发展的未来方向。我个人在观察作品、理解作品的时候更关注技术人性化这个概念,我觉得它应该是把哲学、技术和艺术三者融合,而不单一的视觉输出的过程。当看到一个新作品你无法解读的时候,但是你能感受到这个作品给你带来的力量。这种感知的东西有时候没办法说得很清楚,但是我们都能够意识到,这个可能是未来数字艺术能够判断一个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标志。
许毅博 数字共振策展人
谢谢大家今天在交流中每个人的鲜明态度,在未来,也许艺术在科技的牵引下会有不同落地方式,我们还需要保有独立的文化面貌吗,这种呈现仍旧需要经历鸿沟,断裂和连续吗?希望明年的展览这些问题会在作品中体现的更加清晰。谢谢大家。
现场展出作品“Rat(鼠)” by 中央美术学院苏永健
现场展出作品“What You See(你所看到的)” by 鲁迅美术学院周丽娜
现场展出作品“DNA Soup(基因汤)” by 中央美术学院梁文华
现场展出作品“ Ritual and Repetition(仪式与重复)” by 艾尔弗雷德大学 Eric SOUTHER
现场展出作品“ Not Touched by Man(无人触碰)” by 罗德岛设计学院 Edek SHER
文字整理 / 李臻
▼
数字共振|开幕花絮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常树雄
1905文化创意园CEO徐比莉女士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梅儒瑞先生
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Gerar EDIZEL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及教授费俊
HELLO陌生主编段晨(左),沈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解勇(右)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张船(中),数字共振展览策展人许毅博(右)
1905 ART SPACE 艺术总监刘莎莎
数字共振
VIBRANT DIGIT
展览日期 Duration
2018.10.14-12.25
学术主持 ACAD. DIRECTOR
陈小文
Shona KITCHEN
张丹
策展人CURATOR
许毅博
展览总监 EXHIBITION DIRECTOR
刘莎莎
▲
主办方 ORGANIZER
1905 Re-Creative Space 1905文化创意园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鲁迅美术学院
协办方CO-ORGANIZER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中央美术学院
Alfred University 艾尔弗雷德大学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罗德岛设计学院
合作方 PARTNER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
▲
执行策展 Executive Cuator
郭长明 / 肖珣 / 张旭升 / 周丽娜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中国
陈伯翰 / 陈禹丞 / 范嘉桐 / 郭长明
黃鑫 / 李文馨 / 梁文华 / 路歌凝
孟松林 / 苏永健 / 谭啸 / 王润舟 / 燕青
肖珣 / 邢家瑞 / 张立旭 / 张昕妍
张旭升 / 张振 / 周丽娜
美国
Edek SHER / Jane LONG / Michele SENNESAEL
Moke LI / Sondra PERRY / Ran SHU / Eric SOUTHER
Vivian CHARLESWORTH / Yibo XU / Yun HONG
Yasmina CHAVES / Zimo XIN
▼
感谢华硕 ASUS设备支持
【About the Exhibition -展览详情 】
▲ 1905 ART SPACE:「数字共振」新媒体展览
▲ Duration 展览日期:2018年10月14日-12月25日
▲ Executive Cuator 执行策展:郭长明,肖珣,张旭升,周丽娜
▲ Artists 参展艺术家:
中国:陈伯翰,陈禹丞,范嘉桐,郭长明,黃鑫,李文馨,梁文华,路歌凝,孟松林,苏永健,谭啸,王润舟,燕青,肖珣,邢家瑞,张立旭,张昕妍,张旭升,张振,周丽娜
美国:Edek SHER,Jane LONG,Michele SENNESAEL, Moke LI, Sondra PERRY, Ran SHU,Eric SOUTHER,Vivian CHARLESWORTH, Yibo XU,Yun HONG,Yasmina CHAVES,Zimo XIN
▲ Origanizer 主办方: 1905文化创意园;鲁迅美术学院
▲ Co-Organizer 协办方:中央美术学院;Alfred University;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 Partner 合作方: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
▲ Equipment Support 设备支持:华硕 ASUS,福亨圣商贸有限公司
▲ For More Information 展览咨询:15140181905
▲ For More Information合作咨询: 13998283057
▲ Venue 展览地点:1905文化创意园,沈阳铁西兴华北街8号
(Tiexi District, Xinghua North Street No.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沈阳壹玖零伍文化创意园 ):【数字共振】学术研讨会回顾|学科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艺术多维度彼此渗透